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第一波小小中文朗讀家主打星




本週小小朗讀家主打星為 Nini/Melody/Annie/Tim                    

Ni Ni : 螞蟻和西瓜           
Melody: 愛吃青菜的鱷魚           
Annie : 神奇的方箱子           
Tim : 愛吃水果的牛

午餐時段的朗讀時光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甜蜜片段。歷經上學期大班孩子們的中英文朗讀初體驗,這回我們發現孩子們的拼音能力進步了,朗讀起讀本也更順暢、更有自信了。 大班哥哥、姐姐優雅的朗讀聲透過麥克風傳送到Jackson Kids教育大樓的每一個角落,無形中滋養了弟弟、妹妹們的幼小心靈,相信他們一定非常期待快快長大,可以像大班哥哥、姐姐們一樣自信的朗讀給全校師生們聽。 現在讓我們一起聆聽第一波主打星小朋友們為各位帶來的精彩朗讀!

後註:請點選Minipod中的人名即可聆聽欣賞。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校外教學之牛軋糖博物館探索



~牛軋糖博物館-我們來了!~


香甜多彩的糖果是每一個小朋友最喜愛的,也是寶貝們最無法抗拒的。據研究發現,當人們吃甜食時,腦內會分泌幸福快樂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當孩子們知道這次戶外教學要去牛軋糖博物館時,每個小孩的臉上露出既期待又興奮的表情了!一大早,Jackson Kids的櫃台招呼聲不斷好不熱閙,而且今天每個孩子看起來格外地有精神,像是在告訴我們:「我們準備好了,出發吧!」帶著愉快的心情,我們踏上期待已久的旅程。



~帶著滿心歡喜回家~


接近博物館的路上,人行道上有許多可愛乳牛銅像佇立著,孩子們從車窗上望見,每一個都高興叫著:「看!乳牛吔!」親切的博物館牛姐姐早已在大門口迎接我們了,她像是知道孩子們的喜好一樣,第一站就是牛軋糖DIY。我們的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著牛師父介紹牛軋糖的製作方法,同時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早已迫不急待的準備將牛軋糖包裝好並帶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分享了。除了牛軋糖的製作,博物館的牛姐姐也介紹了舊時代的傳統製法、物品等不同的認知導覧。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也特別帶小朋友至士林官邸賞花,欣賞著各式各樣綻放的花朵。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一條由各色花朵裝飾的大鯉魚,孩子們開心的擺著各種姿勢,為的就是要與大鯉魚合照。末後,一張孩子們歡喜跳躍的大合照,為今天的美妙旅程劃下完美的休止符。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何謂"地圖舌"?

地圖舌~地圖舌的典型變化是在舌頭上出現紅色、不規則形狀的斑塊,斑塊的周圍會有一圈較白的曲線狀地帶。因為形狀不規則,看起來像地圖所以稱之為地圖舌。
常見於小朋友,女性多於男性。其產生很快,可能持續數天之久。有些小朋友會合併有舌頭龜裂,通常表示有特異性體質。每當生病、發燒、拔牙、壓力大時,或者吃到較燙、較辣、較燥的食物,都會使情況更為加重。由於多屬良性,大約在六歲左右,會慢慢改善。地圖舌對生活、健康影響不大,但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以防合併感染,對於口腔的感染病源,應及時治療或處理。地圖舌病因尚未明確,在口腔科門診時,常會遇到患者誠惶誠恐地問醫生:如果地圖舌長期不好,時間久了會不會癌變?對於此,醫界一般的看法,認為地圖舌應不至於癌變,所以無須過於憂慮。
此外應調節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勞累、惱怒,同時調整睡眠避免疲勞,注意飲食衛生、營養均衡,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此外應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變態反應的食物,如海鮮、魚蝦等。再者,應注意排除可能誘發地圖舌的刺激因素,例如:不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衛生、用軟毛牙刷刷牙、合理飲食及多食新鮮水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可直接服用維他命B群。

Mia &Sean媽媽說故事



Mia & Sean 媽媽的分享

首先非常感謝Alice老師邀請我到學校為小朋友說故事,讓我有機會與小朋友們分享我最喜歡的童書之一 ———短耳兔。短耳兔描述一隻不完美的小兔子冬冬的心路歷程,從認知自己的不完美、到抗拒、到試圖改變、到逃避、逃避後再次試著改變,直到發現自己念茲在茲的不完美竟然為自己帶來了意外商機。情感轉折的部分描述生動,每每讀來都令我熱淚盈眶。
一開始要和小朋友們分享這故事時我心中是有些忐忑的,擔心小朋友年紀太小無法理解書中想要傳達的理念,起初一如我所預料孩子們譏笑著冬冬的短耳朵,但隨後令人驚訝的是孩子們慢慢收斂起他們的態度,不再有人大聲嘲笑,轉而露出憐憫與悲傷交織出的複雜表情,從他們的表情我知道這些孩子們感受到了冬冬的心情,心中多了很多欣慰。我想,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同理心不輸大人。
故事讀畢,我告訴孩子們不論任何情況下一定要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天下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為有肯定自己才能讓自己免於自暴自棄以及免於盲目追隨流行。這個道理很簡單卻很深,從孩子的反映我知道他們並不是很了解,以他們的年紀確實不易了解,我只想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希望有一天當他們需要時,這顆種子能夠長成一大顆樹守護著他們一生。
Mia and Sean’s mom


感謝Mia &Sean媽媽到學校為我們說故事

今天捷森的孩子們超級專心的在聽故事,我們非常感謝Mia & Sean的媽媽,特別在兎年裡用心安排了一則與兎子相關的精采故事。當每位小朋友知道媽媽今天要來說故事時,在下午的時間裡,無不一直問老師”什麼時候Mia媽媽要來學校說故事?”親愛的Mia & Sean媽媽~孩子們不只喜歡您有趣的故事,還有您為他們用心付出說出來的一字一句。 您為他們所種下的種子,將來一定會成為大樹並好好守護著每一個孩子的。我們都相信,一粒種子落在地裡,它不是死了,而是會結出許多子粒來的。捷森的孩子們喜歡聽故事,更喜歡愛心媽媽為他們說故事……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流感病毒與諾羅病毒的防範之道


有感於近日流感肆虐,為加強家長對流感的認識與預防,Jackson Kids特地禮聘振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生簡文彥醫師,來為家長們演講流感病毒與諾羅病毒的防範之道。

會中,家長們踴躍提問,簡醫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詳盡的解說讓與會的嘉賓受益良多。

什麼是流感(flu)?
流感(flu)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 一般感冒 (common cold)
§ 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疾病,病原體是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 可發生在兒童及任何年齡的的成人
§ 大部分發生在冬季很容易經由呼吸道分泌物人傳人

感染流感之症狀

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

流感可能的併發症

§ 感染初期就會造成其他病菌大量孳生。例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桿菌。
§ 併發症是流感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 常見的併發症
§ 肺部併發症
§ 神經系統併發症
§ 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侵襲性細菌感染

流感的危險徵狀為何?
大部分感染流感者,症狀多為輕微,且一週內會痊癒,即使不需特殊特殊治療亦可康復,故大多數人可以在家裡休養。惟仍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迅速轉為重症

危險徵兆如下:
§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
§ 血痰、胸痛
§ 意識改變
§ 低血壓

§ 兒童危險徵兆包含
§ 呼吸急促或困難
§ 缺乏意識
§ 不容易喚醒
§ 活動力低下

流感的傳染途徑

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什麼可以殺死流感病毒?

§ 加熱75-100°C
§ 一些化學殺菌劑(氯、雙氧水、洗潔劑、含碘殺菌劑、 酒精)
§ 使用酒精性洗手液或凝膠時,應該搓揉至乾為止。

關於流感疫苗

§ 接種疫苗後10到15天後出現免疫力,一年內有效,應及早注射預防(每年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最有效)
§ 流感疫苗的免疫力持續約6至12個月。

那些人應接種流感疫苗?何時接種?

 ◎建議首批接種流感疫苗的人
 a) 孕婦
 b) 與6個月大以下的嬰兒共同生活或負責照顧此嬰兒的人
 c) 醫護工作人員和緊急醫療工作人員
 d) 6個月到24歲的人
 e) 25歲到64歲,且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差的人
 f) 接種時間
 g) 應在疫苗上市後,儘快接種。
 h) 9歲以下兒童應接種二劑,間隔時間為一個月。9歲以上兒童和成人只需接種一劑疫苗。

流感疫苗接種禁忌

 a) 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其他成份過敏者,不予接種。
 b) 年齡6個月以下者,不予接種。
 c) 過去注射流感疫苗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
 d) 發燒或急性疾病患者,宜予延後接種。
 e) 醫師可能會建議中度或重度疾病患者等痊癒後再接種疫苗。

接種後注意事項

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可能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昏眩、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流感疫苗可否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包含季節性流感疫苗。

諾羅病毒

腹瀉就診率不斷攀升,諾羅病毒群聚感染疫情頻傳,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疾病管制局公關室   日期: 2010/12/28

疾病管制局根據急診監測資料顯示,腹瀉就診比率已連續五週呈上升趨勢,上週急診就診率5.61%,明顯高於去年同期4.64%,即將突破流行閥值5.64%。全國各區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其中台北區及高屏區已超過全國就診平均值;門診就診率亦呈上升趨勢,疫情較往年提早,整體疫情即將進入流行期。

諾羅病毒發威 急診爆滿

春節期間各大醫院急診爆滿,求診病人幾為平日的2倍,其中不乏全家大小一起急診,症狀都是上吐下瀉、噁心、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痠痛。

諾羅病毒(Norovirus)

諾羅病毒通常是引起自限性、輕中度的的腸胃道感染症。對人類易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100 viral particles)。可以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一至數天。容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a) 主要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
b) 全身性的症狀如頭痛、肌肉酸痛、倦怠、頸部僵硬、畏光等現象也有可能發生。
c) 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有發燒。

被感染者雖然會感到不適,但除了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不足者,只要能適當的補充流失的水分,給予支持性治療症狀都能在數天內改善。

傳染途徑

以糞-口途徑為主。
可以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或食用了被病人糞便所污染的飲水或食物而感染。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件或環境也會造成該病毒之傳播。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若不幸吸入也可能因吞入鼻咽分泌物而致感染。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s)
潛伏期可從18~ 72小時不等,但通常是24~48小時。症狀持續期間約24~48小時,除了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不足者,大多數人症狀持續通常不超過60~72小時。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一般而言,症狀出現72小時之後就不易於糞便中利用電子顯微鏡偵測到此病毒。

對於如廚工等食物調理者,儘管要求症狀解除48小時後可上班,但更重要的是仍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免有人再次受到感染。

預防措施
a)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
b) 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c) 徹底地煮熟食物。
d) 不需烹煮的食物應該儘快吃完。
e) 食物需要封上保鮮膜以預防污染,吃剩的食物應該放在溫度適中的冰箱中儲存。
f) 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懷疑被污染的食物必須被丟棄。
g)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結論
由於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能夠長時間存活於被感染者的糞便或者嘔吐物中,也可以透過食用、直接或間接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的表層而受到感染,卻對加熱和化學消毒劑相當敏感的特性,防範起來並不困難。只要嚴格的遵守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接觸病患前後、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早期的監測腹瀉、嘔吐等疑似腸胃道感染的症狀,早期監視並作適當的區隔,避免交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