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感於近日流感肆虐,為加強家長對流感的認識與預防,Jackson Kids特地禮聘振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生簡文彥醫師,來為家長們演講流感病毒與諾羅病毒的防範之道。
會中,家長們踴躍提問,簡醫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詳盡的解說讓與會的嘉賓受益良多。
什麼是流感(flu)?流感(flu)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 一般感冒 (common cold)
§ 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疾病,病原體是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 可發生在兒童及任何年齡的的成人
§ 大部分發生在冬季很容易經由呼吸道分泌物人傳人
感染流感之症狀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
流感可能的併發症§ 感染初期就會造成其他病菌大量孳生。例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桿菌。
§ 併發症是流感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 常見的併發症
§ 肺部併發症
§ 神經系統併發症
§ 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侵襲性細菌感染
流感的危險徵狀為何?
大部分感染流感者,症狀多為輕微,且一週內會痊癒,即使不需特殊特殊治療亦可康復,故大多數人可以在家裡休養。惟仍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迅速轉為重症
危險徵兆如下: §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
§ 血痰、胸痛
§ 意識改變
§ 低血壓
§ 兒童危險徵兆包含
§ 呼吸急促或困難
§ 缺乏意識
§ 不容易喚醒
§ 活動力低下
流感的傳染途徑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什麼可以殺死流感病毒?§ 加熱75-100°C
§ 一些化學殺菌劑(氯、雙氧水、洗潔劑、含碘殺菌劑、 酒精)
§ 使用酒精性洗手液或凝膠時,應該搓揉至乾為止。
關於流感疫苗§ 接種疫苗後10到15天後出現免疫力,一年內有效,應及早注射預防(每年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最有效)
§ 流感疫苗的免疫力持續約6至12個月。
那些人應接種流感疫苗?何時接種? ◎建議首批接種流感疫苗的人
a) 孕婦
b) 與6個月大以下的嬰兒共同生活或負責照顧此嬰兒的人
c) 醫護工作人員和緊急醫療工作人員
d) 6個月到24歲的人
e) 25歲到64歲,且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差的人
f) 接種時間
g) 應在疫苗上市後,儘快接種。
h) 9歲以下兒童應接種二劑,間隔時間為一個月。9歲以上兒童和成人只需接種一劑疫苗。
流感疫苗接種禁忌 a) 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其他成份過敏者,不予接種。
b) 年齡6個月以下者,不予接種。
c) 過去注射流感疫苗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
d) 發燒或急性疾病患者,宜予延後接種。
e) 醫師可能會建議中度或重度疾病患者等痊癒後再接種疫苗。
接種後注意事項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可能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昏眩、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流感疫苗可否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包含季節性流感疫苗。
諾羅病毒腹瀉就診率不斷攀升,諾羅病毒群聚感染疫情頻傳,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疾病管制局公關室 日期: 2010/12/28
疾病管制局根據急診監測資料顯示,腹瀉就診比率已連續五週呈上升趨勢,上週急診就診率5.61%,明顯高於去年同期4.64%,即將突破流行閥值5.64%。全國各區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其中台北區及高屏區已超過全國就診平均值;門診就診率亦呈上升趨勢,疫情較往年提早,整體疫情即將進入流行期。
諾羅病毒發威 急診爆滿春節期間各大醫院急診爆滿,求診病人幾為平日的2倍,其中不乏全家大小一起急診,症狀都是上吐下瀉、噁心、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痠痛。
諾羅病毒(Norovirus)諾羅病毒通常是引起自限性、輕中度的的腸胃道感染症。對人類易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100 viral particles)。可以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一至數天。容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a) 主要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
b) 全身性的症狀如頭痛、肌肉酸痛、倦怠、頸部僵硬、畏光等現象也有可能發生。
c) 約有一半的病人會有發燒。
被感染者雖然會感到不適,但除了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不足者,只要能適當的補充流失的水分,給予支持性治療症狀都能在數天內改善。
傳染途徑以糞-口途徑為主。
可以是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或食用了被病人糞便所污染的飲水或食物而感染。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件或環境也會造成該病毒之傳播。嘔吐所產生的飛沫若不幸吸入也可能因吞入鼻咽分泌物而致感染。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s)潛伏期可從18~ 72小時不等,但通常是24~48小時。症狀持續期間約24~48小時,除了嬰幼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不足者,大多數人症狀持續通常不超過60~72小時。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一般而言,症狀出現72小時之後就不易於糞便中利用電子顯微鏡偵測到此病毒。
對於如廚工等食物調理者,儘管要求症狀解除48小時後可上班,但更重要的是仍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免有人再次受到感染。
預防措施a) 勤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
b) 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c) 徹底地煮熟食物。
d) 不需烹煮的食物應該儘快吃完。
e) 食物需要封上保鮮膜以預防污染,吃剩的食物應該放在溫度適中的冰箱中儲存。
f) 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懷疑被污染的食物必須被丟棄。
g)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結論由於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能夠長時間存活於被感染者的糞便或者嘔吐物中,也可以透過食用、直接或間接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的表層而受到感染,卻對加熱和化學消毒劑相當敏感的特性,防範起來並不困難。只要嚴格的遵守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接觸病患前後、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早期的監測腹瀉、嘔吐等疑似腸胃道感染的症狀,早期監視並作適當的區隔,避免交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