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認識水痘

認識水痘
水痘(俗稱水珠)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直接接觸或飛沫傳染所引起的,水痘約在出疹前4天至出疹後5天為傳染期,其傳染性很強。水痘在台灣是非常流行的傳染病,四季接可見其蹤跡,冬末春初為水痘流行期。
在台灣約有80%的兒童於10歲前會被感染,出過水痘的病患,其病毒會滯留於其體內,一旦免疫力下降時病毒便會再度活化形成帶狀皰疹。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兒童可降低其在感染水痘的症狀(並非接種過水痘疫苗就絕對不會再感染水痘)。在感染水痘的個案中,有半數以上未曾接種水痘疫苗,導致全身長水痘五十顆以上重症者佔三成,部分施打過疫苗仍感染者,可能因疫苗保護力減退,症狀也較輕微。水痘原本就具有高度傳染力,同一家庭內的傳染率更大於八十五%,加上最近幾波寒流來襲、天冷門窗緊閉,室內活動機會增加,也導致校園互相傳染的機率大增。
水痘在發疹早期,就具高度傳染性,前驅症狀包括微燒、肌肉或關節痠痛等,隨後全身性的皮疹逐漸顯現,變成水痘,最後形成粒狀痂皮。若發現孩童有水痘症狀,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經診斷為感染水痘者,至少應停止上學五天,與其他健康者適當隔離,直到水痘結痂為止。

症狀:
1. 潛伏期約10-14天,皮膚出現紅斑、痘疹、水泡或膿疤,在同一時間、同一部位可看到不同的變化是其特。
2. 疹子多集中在軀幹,然後向臉、四肢蔓延。
3. 初期可伴隨發燒、倦怠、厭食或似感冒的症狀。
4. 疹子約5-7天開始結痂後不會感染。

預防:
水痘疫苗之預防注射,十二歲以下的孩童只要注射一劑疫苗,不論是孩童、青少年、成人或者是免疫不全病患(如白血病人),都可以藉由疫苗獲得長期的保護效果,更重要的是:注射水痘疫苗同時可能降低日後帶狀皰疹的發生率

護理:
1.病童要單獨隔離,居室要通風,光線充足。
2.發燒時要多喝水,可以用冰袋敷頭。
3.飲食給予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
4.穿著不宜過厚過多,太熱會使皮疹發癢。應保持衣服,被褥清潔,以免傳染。
5.剪短指甲,保持雙手的清潔,以免抓破水痘,引起感染的可能。
6.注意病情變化,如出現診後持續高燒不退,伴有嘔吐,昏厥時,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