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急性腸炎


前陣子因腸炎就診,發覺到最近腸炎的例子也不少,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急性腸炎以輪狀病毒和沙門氏桿菌感染最為常見。
 
輪狀病毒顧名思義是因為它的外形在顯微鏡下像車輪而得名,由不潔的食物或空氣傳染。它在寒冷的天氣特別容易傳染,所以每到年底就有很多孩子腹瀉。較常發生在6個月到2歲大的幼兒,病人先出現劇烈嘔吐,1~ 2天後再有嚴重腹瀉,大便呈黃色米湯狀,不帶黏液和血絲,可能會合併有發燒、咳嗽、鼻涕等上呼吸道的症狀。治療方面要注意是否有脫水的現象和電解質的平衡,通常約一~二星期會恢復。在小腸黏膜上有分解乳糖的酵素,有少部份的嬰兒小腸黏膜在腸炎時損傷較厲害,造成牛奶中的乳糖不易分解吸收,引起寶寶長期性的腹瀉,即所謂的乳糖不耐症。此時必須改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否則會因慢性腹瀉而造成營養不良。通常這種情形會從數個星期到幾個月不等。
 
另一種常見的腸炎是由沙門氏桿菌傳染,在夏天特別容易爆發流行,但整年都可見到。這種腸炎所排出的大便呈綠色黏便,有惡臭味,常帶有鼻涕樣的黏液和血絲。沙門氏菌腸炎是因吃進不乾淨食物而感染。小孩也可能跟貓、狗、烏龜玩耍而感染。有的家長喜歡飲用山泉水,若處理不當,再用來沖泡牛奶,容易使幼兒感染腸炎。沙門氏菌腸炎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偶而會有嚴重的併發症。沙門氏菌經由腸壁進入血液循環,使細菌散佈全身血液中,形成敗血症,會造成生命危險。如果細菌再由血液中侵入腦部、骨頭就變成腦膜炎、骨髓炎,會危及生命或留下遺憾終身的後遺症。此外每年也都可見到因沙門氏菌引起腸穿孔、腹膜炎的病例。
 
當腸炎發生時,該如何照護呢?
※ 應注意有無脫水、大便有無黏液或血絲、及精神活動力是否變差,如有上述現象,應
速就診(脫水會有口腔黏膜和嘴唇乾燥,嚴重時會有尿液減少、眼窩凹陷等現象;就
診時最好將寶寶的排便帶到門診給醫師看,以利診斷)。
※ 腹瀉時之飲食:
1. 如果原本是餵母奶,則應繼續餵食母奶。
2. 食物以清淡為宜,如稀飯、白吐司、白饅頭並避免油膩的食物和甜食。
3. 就診後,要按時服藥喔!如果腹瀉一陣子,需要時,可改喝止瀉奶粉,修復腸黏膜。
4. 可補充腹瀉專用的電解質液(葯局有售,一般的運動飲料效果較差,不適合當胃腸
炎補充液)。
※ 急性腸炎偶有嚴重的併發症產生,如敗血症,腦膜炎等,所以要按時回診追蹤。
 
在預防方面,食物和飲水要講究清潔衛生和不生食,奶瓶、奶嘴要消毒,要常洗手,
戴口罩,特別是在幫拉肚子的寶寶換尿布後,一定要徹底洗淨以避免病菌的散佈。希
望我們的寶貝都健健康康的長大喔!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感謝蒞臨托兒所親師座談會



托兒所親師座談會已圓滿完成,在此感謝家長們的蒞臨與踴躍參與!

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動力與方向,感謝所有家長給予我們的肯定與指教,我們將繼續努力地為幼兒教育紮根、貢獻!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2011年8月 本月壽星--Edwin






「晨」是位樂於分享的孩子,雖然個性有些害羞,但是對於老師給予的任務或教導的事情都會謹記在心,並且盡力的去達成!可以清楚表達自己所喜歡、所要做的事。他的個性温和,與人相處融洽,更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好書分享 -- 小雞上學


書 名: 小雞上學
作 者: 法拉力‧戈巴契夫
譯 者: 黃迺毓
出版社: 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書中敘述開學的第一天,一對膽小的小小雞進了學校,一心急著想交朋友,但是嘗試的時間和場合都不適合,以至於一片熱情卻得不到同儕善意的回應,這對初入學校的小小雞可是一個蠻大的挫折呢! 還好專業且細心的蒼鷺老師懂得孩子們的心事,藉由戶外活動的機會,讓河狸主動為小小雞在小溪上蓋一座橋,讓他們安心的越過小溪。可愛的小兔子看了也有樣學樣的牽著這對小雞跳過河,青蛙也想教小雞學游泳…, 小小雞在開學的第一天即受到大夥兒的協助更樂於到校學習,同學們也因此體會到了助人的喜悅。

因為蒼鷺老師的用心,適時營造互助合作的團隊默契,讓同學們在互動中截長補短,如此,班級的氣氛更融洽了,也建造了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我們相信老師是教室的經營者,孩子們才是課室裡的主角。我們要求每一位老師將教室經營成一個親切的、正向的、鼓勵的、安全的環境,讓每個孩子自在且快樂的學習!